
西交利物浦大学魏日宁博士学术讲座现场
4月8日下午,应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和外国语与国际传播学院共同邀请,西交利物浦大学魏日宁博士到开元校区XE206会议室作题为《从日常积累到S 刊写作:如何讲好你的“故事”》的学术讲座。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传播学院相关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聆听了讲座。
魏日宁博士基于团队对“歧义容忍度”等个体差异变量的系列实证研究,系统解析了量化论文写作的核心路径:从批判性文献阅读、问卷修订与信效度检验,到层级回归分析(hierarchical regression)的优化应用及效应幅度的科学阐释,强调通过“分步叙事”揭示变量间的复杂机制,助力S刊论文的深度论证。讲座以实例指出,研究者需平衡数据严谨性与学术故事性,在发表后推动成果向教学干预(如歧义情境训练)转化,实现科研闭环。
此次讲座提出的“学思结合解构问题、学用结合创新方法、学创结合优化叙事”三重原则,为我校教师在学术方面突破写作瓶颈、提升研究影响力提供了方法论范式和实践启示。
专家简介:
魏日宁,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应用语言学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多语教育协会中国区多语能力与多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语言学学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教育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领域包括外语教学、老年语言学和量化研究方法。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西浦等机构的科研课题,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国家语委等机构资助的研究项目。目前,他和十余名博士生在积极探索多个有趣的跨学科课题,涵盖老年人外语学习成效、新时代学生的AI素养、英语教师的情感劳动等。
(一审:张慧泉 二审:仲昭麟 三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