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6月19日至7月5日,乐鱼(中国)外国语学院“红心向党,‘语’见非遗”暑期理论普及宣讲社会实践团赴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率先来到了洛阳市博物馆,领略了充满历史烙印的文物,接着参观了洛八办以及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更直观地了解了洛阳市革命文化的历史。随后,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来到了烈士陵园,缅怀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英雄们,表达对烈士们崇高的敬意。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告别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实践团成员们带着一颗颗火热的心拜访了一位宫灯非遗传承人,并向其学习了如何制作宫灯。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傅悉心指导成员们,从框架制作到挑选颜色不同的灯纸,无不透露出洛阳宫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传承红色基因,在奋力前行中开拓攻坚。最后,实践团来到了黄庄社区宣讲,进一步普及红色知识和非遗文化。面对着一双双好奇而渴望的眼睛,实践团成员们用生动的语言给小朋友们讲述着红色历史的重要性、关于革命历史的基本常识以及宫灯的由来和对后世的影响等。每一次掌声和点头,都是对实践团的肯定,也是激励成员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汲取红色力量,在学思践悟中凝聚力量。在社区服务的间隙,成员们有幸拜访了几位老党员。他们白发苍苍,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们听到了许多关于党的历史和个人的奋斗故事。老党员们的话语简单却饱含深情,他们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们,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团队成员们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他们不仅在红色基地中汲取了力量,在非遗中学习到了技术,还在社区宣讲中传播了知识,在老党员的故事中领悟到了责任。外国语学院学子以青春之力奉献社会,让青春之花在祖国绽放,在时代奋进中彰显青年人的担当与使命。


附件:洛理人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Gevdnblh2NDRuRKWMxSZ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