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乐鱼(中国)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抵达伊川县烟涧村,开启了主题为“支教传非遗,文化润乡村”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活动当天,尽管雨水如注,却未能阻挡青年志愿者们的热情,他们兴致勃勃地抵达周鼎青铜博物馆,来到工匠们的工作场地,同学们亲眼见证了青铜器制作的全过程。从制作模型、灌注、烧制,到粗打磨、细致修复,再到做旧和精细修补,每一步都凝聚了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通过这一过程,志愿者们对青铜器的制作技艺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楼展区里,各类青铜器食具、饮具、兵器、乐器等逐一展现在眼前,让志愿者们对古代工艺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介绍员的引导下,志愿者们穿越历史的长河,领略了不同朝代青铜器的独特魅力。从商周的神秘到战国的灵动,再到秦汉的雄浑,每一件青铜器都是那个时代精神的见证者。

在大师的精湛演奏下,志愿者们聆听了一曲曲悠扬动听的编钟音乐。那古老编钟的音符仿佛穿越千年时空,回荡在耳畔,使成员们深刻体验到了这门古老乐器的无限魅力和深邃文化底蕴。

在一楼展区,大家还欣赏了包括秦始皇马车在内的青铜器仿制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也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此次活动,让青年志愿者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保护意识,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洛理人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TmaHznoU2I4PmRooEzs_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