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与奉献的交响中,志愿服务是青春最美的乐章;在责任与担当的征途上,青年志愿者是时代最亮的星光。

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传递温暖:从社区服务到乡村振兴,从环保公益到赛事保障,从敬老助残到文化传承……每一个平凡的角落都留下了他们无私奉献的印记。他们以青春之名点燃希望之火,用志愿微光汇聚成照亮社会的星河。

让我们一起走近“志愿之星”,感受他们用热爱书写的青春答卷。

01

董政

董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他始终秉持服务初心,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中,他注重团队协作,主动承担组织协调工作,先后参与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洛阳市元旦长跑暨半程马拉松赛、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等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500小时,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学生志愿者,董政将志愿服务视为成长的重要途径。他深入社区、景区和基层,参与龙门片区文旅志愿服务、共青团洛阳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会务保障等工作,以耐心细致的服务赢得广泛认可。在寒暑假期间,他投身县级“向基层报到”社会实践及市级大学生实习活动,结合专业所学协助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优秀实习生”等称号。

董政曾获2024学年雷锋月优秀个人、校级优秀志愿者、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优秀志愿者、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优秀志愿者、洛阳市元旦长跑优秀志愿者等荣誉。这些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不仅是传递温暖的平台,更是锤炼品格、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课堂。他始终以朴实的态度扎根服务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立志在志愿服务中继续贡献力量。

02

马子腾

马子腾,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2022级学生,共青团员,现任电力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该生在学生工作、学科竞赛及志愿服务中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为学院青协负责人,马子腾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学科竞赛方面,他积极组织同学参与专业赛事,带领团队完成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电路设计方案,获“河南省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项目研发,获校级三等奖。这些经历培养了其严谨的专业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社会服务方面,马子腾组织并参与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在洛阳市残疾人协会协助特殊儿童完成手工艺品制作,带领团队开展“红色螺丝刀”义务家电维修,参与社区防艾宣传话剧表演等实践活动。通过协调活动筹备、人员分工等具体工作,积累了基层志愿服务经验。

任职期间,马子腾注重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及时传达学校工作安排并反馈学生建议,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他认识到学生工作需要兼顾服务意识与执行效率,在活动策划中注重听取多方意见,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这些经历使其逐步掌握团队管理方法,培养了责任担当意识。

03

宋一鸣

宋一鸣,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自入学以来,他累计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四十余项,包括雷锋月启动仪式、植树节志愿活动、第四十四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从政坊游园服务、风筝摄影大赛志愿活动、99公益日志愿服务、2024摇滚马拉松及洛阳市元旦马拉松志愿活动等。其中,他作为主要组织者,协助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高校防艾基金支持的红丝带情景剧巡演活动,通过情景表演向高校学生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有效促进科学认知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注重根据不同场景调整服务方式,从游客引导到赛事保障均能细致完成。通过参与红丝带情景剧巡演,他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不仅是简单的活动协助,更是知识传播与社会责任践行的综合载体。在团队合作中,他积极与同伴沟通协作,主动承担任务分工,逐步提升组织协调与应急处置能力。这些经历使他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他人,更在于实现自我成长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宋一鸣先后获得第四十四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从政坊游园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23/2024学年校级优秀志愿者、2024年学雷锋月活动先进个人及2022/2023学年优秀干事等荣誉。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担当。

04

刘潇文

刘潇文,智能建造与土木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该生以志愿服务为实践载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学业、志愿服务和学生工作中表现突出。

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骨干,刘潇文长期扎根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每周定时前往龙和社区为中小学生提供课业辅导,累计服务时长443小时;定期参与金雨点特殊教育中心帮扶工作,通过绘画、音乐等互动课程陪伴自闭症儿童;组织学生志愿者赴养老院开展敬老活动,策划文艺演出、手工制作等适老服务项目。在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洛阳半程马拉松等大型活动中,始终坚守服务岗位,圆满完成接待引导、物资分发等任务。

凭借扎实表现,刘潇文获得2024年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运会“优秀志愿者”、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优秀志愿者”等省级荣誉3项,洛阳半程马拉松“优秀志愿者”等市级表彰1项,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7项,劳动教育月、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等专项奖励2项。

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刘潇文深刻体会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其事迹展现了一名预备党员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追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了自我成长,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05

张苏冠

张苏冠,男,智能建造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共青团员,现任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该生长期投身志愿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20249月,张苏冠作为志愿者负责人带领400余名学生参与洛阳摇滚马拉松赛事服务,统筹物资筹备、赛道补给及安全保障等环节,通过高效协作确保赛事全程平稳有序。在赛事收尾阶段,他与团队坚守岗位直至最后一名选手完成比赛。同年,其参与第3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团队接待来自全球的客属代表,从接机引导、酒店入住到会议协调、文化交流等环节提供全流程保障,助力展现洛阳历史文化底蕴,促进海内外客属团体友好交流。针对龙门石窟景区节假日交通压力问题,他带领志愿者在客流高峰时段开展疏导工作,通过关键路口指引、游览路线规划及线上平台实时路况更新等举措,有效提升景区通行效率与游客体验。

该生曾获“三下乡优秀个人”“校级优秀志愿者”“社会工作积极分子”等称号,并先后在2024摇滚马拉松、第3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龙门片区文旅活动及2025元旦马拉松等大型活动中获评“优秀志愿者”。这些志愿服务经历使其深刻认识到,青年学子通过交通疏导时的耐心指引、文化传播中的细致讲解、赛事保障里的专业服务等具体行动,能够为城市发展注入青春力量,生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06

于思影

于思影,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21级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曾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该同学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累计参与153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416小时。

作为学生干部,她带领团队策划组织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在洛龙区户厕问题入户摸排工作中,耐心细致完成百余户居民调研登记;参与共青团洛阳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会务保障,协助完成千余份材料分装;在“活力杯”省赛志愿服务中统筹协调三十余名志愿者岗位分工。特别是在牡丹文化节期间,她联合梁屯社区开展空巢老人游园活动,通过耐心倾听与有效沟通,帮助老人解决出行困难,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温暖。

该同学注重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参与社区清洁、关爱特殊群体等基层服务中深化对责任担当的理解。通过接触不同服务对象,她不断提升沟通协作能力,以朴实真诚的态度赢得服务对象的认可。其组织的“重阳敬老”“文明交通”等主题活动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表彰。

在校期间,于思影先后获得2022-2023年度校级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她始终秉持“服务他人,成长自我”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展现了大学生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07

常容容

常容容,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2021级学生,中共党员,曾任会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该生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在校期间累计获得乐鱼(中国)2024年雷锋月优秀青年志愿者、2023/2024学年优秀青年志愿者、2022/2023学年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

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常容容注重将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绣苑餐厅“助学角”项目中,她组织志愿者每周为社区儿童开展课业辅导,针对数学薄弱环节设计“会计思维趣味训练法”,帮助40余名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在服务星星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期间,她带领团队策划“彩虹陪伴计划”,通过音乐互动、手工课堂等形式累计服务特殊儿童60余人次。此外,她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在“种花家”劳动教育实践田中带领志愿者开垦荒地、培育花卉,探索劳动育人与劳动育心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通过三年志愿服务实践,常容容实现了从参与者到组织者的成长蜕变。她认为志愿服务既是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在组织协调、团队管理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作为青年党员,她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08

葛琪莉

葛琪莉,外国语与国际传播学院翻译专业学生,共青团员,现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自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她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1次,服务时长452.5小时,先后服务于2024年国际自行车联盟世界青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洛阳市共青团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多项活动。

2024年世界青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志愿服务中,葛琪莉担任随队志愿者,协助赛事领队和运动员与组委会沟通协调,完成证件派发等保障工作,助力赛事顺利开展。她曾多次前往培智学校开展志愿服务,通过绘本共读、游戏互动、非洲鼓教学等活动,用爱心陪伴特殊儿童成长。清明节期间,她策划组织师生制作青团活动,从食材准备到手工制作全程参与,让传统文化在劳动实践中焕发活力。

凭借扎实的志愿服务表现,葛琪莉荣获2024年劳动教育月“先进个人”、洛阳市第十四次团代会优秀志愿者、河南省运动会优秀志愿者等称号。通过各类志愿实践,她不仅提升了沟通协调和应急处突能力,更深刻体会到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在培智学校服务时,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令她深受触动;在大型赛事保障中,团队协作的默契配合让她认识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葛琪莉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她表示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锤炼本领、传递温暖,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09

赵雪娇

赵雪娇,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学生,共青团员,现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该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曾参与学雷锋月志愿活动、洛阳市元旦马拉松赛事保障、“温暖冬至”社区关怀、志愿服务交流论坛、防艾宣讲、亲客行志愿服务、红旗渠实践及迎新晚会筹备等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超300小时。

在志愿服务中,她主动对接社区街道,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服务需求,在物品发放、路线指引、健康宣传等具体工作中践行志愿精神。作为元旦马拉松志愿者,协助完成500余名参赛者的物资补给和应急保障。从普通志愿者成长为活动组织者后,她注重团队协作,在防艾宣讲活动中带领团队设计互动环节,使科普覆盖800余人次。通过倾听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真实故事,她深化了对社会需求的理解,在实践中培养了责任意识与共情能力。

该生先后获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优秀志愿者、洛阳摇滚马拉松优秀志愿者、校级三下乡先进个人、雷锋月先进个人、防艾PPT宣讲大赛优秀奖等荣誉。其志愿服务事迹被纳入校青协年度典型案例,在2024年学雷锋活动月期间作为学生代表分享组织经验。

10

李宜蓝

李宜蓝,人文学院新闻学专业B211109班学生,中共党员。该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

李宜蓝多次参与“返家乡”“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20221月,她在街道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承担信息登记、物资配送等工作,获评街道“优秀志愿者”;20236月,作为暑期“三下乡”团队成员,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研,所在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实践团队”;20242月,参与社区政务实践,协助开展政策宣传、民生服务等工作,获社区“优秀志愿者”称号。在志愿服务中,她发挥专业特长,参与设计冬奥主题课程,通过线上教学为乡镇儿童普及冰雪运动知识;系统学习自闭症儿童干预方法,通过感统训练帮助特殊儿童提升社交能力;在省级教学技能竞赛中,协助完成评分统计与设备调试,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李宜蓝始终秉持服务社会的初心,将专业所学融入实践,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其事迹先后获街道、社区及省级表彰,相关实践成果被学院推荐参评2023/2024学年先进个人。2024年,因综合表现突出,入选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

附件:洛理人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ck0ldg0QO38Ib6B5dxelSA